走进EVO视讯
NEWSUwe教授受邀来华与EVO视讯开展生物医疗技术交流
来源:东方珊锦 日期:2025-03-27TissUse的创始人Uwe教授应邀来华进行技术交流。近年来,微生理系统(如类器官、器官芯片)在疾病研究、药物开发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全球各国竞相研究的核心关键技术。德国TissUse GmbH公司致力于构建"多器官芯片"技术平台,成为全球多器官串联培养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在这一领域,Prof. Dr. med. Uwe Marx教授作为TissUse的创始人,是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系的荣誉教授,他在人体微生理研究方面提出的多器官芯片系统的理论具有开创性。他专注于人体芯片的技术研发,并将其转化为制药和化妆品行业的决策工具。
Uwe教授首次提出“芯片上的人体human-on-a-chip”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类有机体Organismoid”的理论。他于2015年、2019年和2023年分别主办了三次CAAT研讨会,并在2023年6月在柏林举办了第二届MPS世界峰会。Uwe教授在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工作了35年,发表了200多篇行业评审论文和多部著作,参与了多项德国政府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评审工作。他的研发成果,包括免疫毒素、人类单克隆抗体、干细胞移植和HUMIMIC多器官芯片平台,已获得30项专利和数百项授权专利,屡获各类奖项,包括多萝西-赫加蒂奖和美国人道协会的罗素与伯奇奖。
微流控微生理系统(MPS)则为长期培养人体类器官的创新平台,能够模拟人类生物学,适用于对器官的生理功能、器官间通信及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MPS旨在构建疾病模型并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促使药物发现与新靶点的有效性研究。然而,人类的全身性疾病往往是由于多个器官间的稳态交流被破坏而导致。因此,许多微生理平台致力于开发不同类器官的共培养方案,以模拟这种多器官相互作用。
例如,在多器官串联芯片(MOC)平台上,成功实现了人体皮肤活检组织与三维(3D)人类肝脏类器官的稳态长期共培养,并扩展至肝脏类器官、肠道类器官与神经元的长期共培养。通过这个平台,研究人员能够进行全身重复剂量物质的测试。
2025年1月,Uwe教授将在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动物所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多地进行技术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德国TissUse的HUMIMIC®类器官串联芯片培养系统能够通过控制单元模拟人体内的生理环境,实现高效的器官培养方案。这个系统包括多种微流道设计,能够提供针对不同器官的培养条件,确保培养和分化的精准性。
TissUse的HUMIMIC®系统在避免单一类器官无法模拟人体复杂生理条件的局限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它通过自动化设备控制不同芯片形式,支持从单个器官到多器官的复杂交互研究,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开发、化妆品及其他多个领域。
应用场景包括骨髓毒性评估、肝脏药物代谢及毒性评价、皮肤和免疫细胞的共培养,以及药物吸收、代谢和毒性评价等。通过这些应用,EVO视讯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技术平台推动生物医疗领域的进步,帮助科学家们在减少和替代动物实验的同时,实现高效的临床试验与药物开发。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8865528943
总部地址:西宁高坪区盛街道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