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EVO视讯

NEWS

客户文献解读|EVO视讯揭秘2型糖尿病治疗关键:RIPK1和亚精胺的作用

来源:成广磊 日期:2025-02-23

2型糖尿病(T2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成年患者数量已超过5.37亿,相较于过去20年,这一数字增长了三倍以上。该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病理特征,尽管现有的临床干预措施主要集中在控制高血糖,但对疾病发生和进展的深层分子机制仍缺乏系统的认识,这限制了突破性治疗策略的开发。

客户文献解读|EVO视讯揭秘2型糖尿病治疗关键:RIPK1和亚精胺的作用

早期研究表明,N-乙酰转移酶(murine NAT1(mNAT1)和人NAT2(hNAT2))与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显著关联,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至今仍不明确。NAT1缺失导致细胞内亚精胺(spermidine)水平下降。作为一种天然多胺,亚精胺对健康有多种益处,并与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和延长寿命有关,但其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进展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验证。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袁钧瑛团队与单冰、朱正江共同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permidine mediates acetylhypusination of RIPK1 to suppress diabetes onset and progression》的研究文章。研究的核心发现是,mNAT1和hNAT2能调节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RIPK1)上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形式,称为乙酰羟丁胺化(acetylhypusination),这一修饰能抑制RIPK1的激活,从而减少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

通过在NAT1缺失的小鼠体内补充亚精胺,研究人员成功降低了RIPK1介导的细胞死亡和糖尿病表型。这项研究揭示了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抑制RIPK1激酶可能成为治疗T2D的潜在方法。

为了深入探讨NAT1缺失对糖尿病的影响,研究人员构建了多种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在全身和内皮细胞特异性Nat1敲除的小鼠中,观察到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和脂肪细胞肥大等症状。给予亚精胺或抑制RIPK1后,这些症状得以改善,表明RIPK1在NAT1缺失引发的胰岛素抵抗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代谢组学分析的结果显示,NAT1缺失会导致小鼠血浆中代谢物的显著变化,包括肉碱衍生物、固醇脂质、脂肪酸和尿素循环氨基酸等。这些变化涉及多个重要的代谢途径,而抑制RIPK1则能部分恢复这些代谢物的正常水平,表明RIPK1不仅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更对维持正常代谢功能至关重要。

研究还发现,内皮细胞中Nat1缺失会引发血管病变。在小鼠的胰腺和肾脏中,观察到血管完整性受损、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丢失以及炎症反应增强,这些现象与糖尿病肾病等晚期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抑制RIPK1能够有效减轻这些血管病变,提示RIPK1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靶点。

进一步的临床样本分析显示,在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管组织中的亚精胺水平显著降低。此外,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活检样本中发现RIPK1处于激活状态。这不仅验证了小鼠实验的发现,也强调了亚精胺和RIPK1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mNAT1、亚精胺与RIPK1之间复杂的调控关系,强调了RIPK1在T2D发病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RIPK1介导的内皮细胞死亡和炎症对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提示其在治疗代谢紊乱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潜在应用机会。未来,通过调节RIPK1的活性,如开发针对其的抑制剂,有望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减轻血管病变,为众多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此,强烈推荐使用EVO视讯提供的相关生物医疗产品,助力研究者们的工作,为抗击糖尿病贡献更多力量。通过EVO视讯的产品,您可以在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中获得更大的成功,推动生物医疗领域的进步。

上一篇:区分铁死亡、细胞焦亡、凋亡、坏死与自噬 - EVO视讯解读下一篇:恭喜!EVO视讯助力中科院2区《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影响因子创新高!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18865528943 总部地址:西宁高坪区盛街道83号

欢迎关注EVO视讯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

  

EVO视讯官方微信